大家好,我是许知远。
如果你前往1897年的上海,如果你是一个对变化有兴趣的年轻人,或者是一个读书人,我觉得你一定会去想去见一见梁启超、汪康年,想去时务报馆坐一坐,因为当时的时务报馆就是当时上海的一个新的力量的一个象征。而且如果你要了解梁启超这样的人物,你就必须要把他看作某种读书人加上当时的大众传媒的明星人物的混合出现。
梁启超的影响在那一刻也开始迅速的展现出来。他的读者不仅有当时的重要的官员,也有未来中国的领袖。突然到来的名声也给他很多机会,很多人请梁启超去别的地方办报纸,想复制《时务报》的成功。 然后这种新来的名声,其实也会为一个很年轻的组织带来很多新的困境。他们内部开始出现失和,他跟汪康年也很快就有某种矛盾。然后一个组织的迅速成功,可能每个人都想在其中认为功劳是自己的,都会强调自己的这种能力,原来之前的创业期间小小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所以我们在《时务报》里会看到一个小型创业公司的盛衰记。
锦毛237:年轻组织不能太成功,否则容易爆发冲突。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
哲理疯了:为啥没有评论